卡通聊话题:设计卡通人物,参与话题讨论,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多角度、全方位地深入分析和挖掘话题内涵,开启学生的选材思路,解决作文“写什么”的问题。
思路定写法:“理思路 学写法”栏目,点拨本次作文的写作思路,提示写作方法,提供写法例文,明确写法借鉴点,解决“怎么写”的问题。
书法写例文:“佳作欣赏”栏目,提供同龄人的同题优秀作文,以作文格纸的形式,由《作文评点报》红批影印作文主编、著名书法家王忠义教授亲笔书写例文,让你在学会作文的同时欣赏书法之妙,潜移默化地学习书法。佳作以5个学生卡通形象的评论形式作眉批,最后是老师支招,告诉你本文最值得借鉴的亮点。
名家做示范:“名家名文”栏目,提供名家从各角度用各方法写出的范文若干,旨在帮助学生开阔写作视野,学习名家写法,提升作文层次。
写前备素材:“素材借鉴”栏目,提供“好句、好段和好开头、好结尾”,以备学生行文时选用借鉴,其中的“打打腹稿”栏目意在提示学生行文前先思考本次作文的写作内容及开头方式,以免跑题。
他山鉴奇石:“他山之石”栏目,提供同类例文一篇,以便与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,寻找差距,升格层次。
中考有对应:“中考作文连接”栏目,提供中考真题和真题例文及点评,并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所选佳作的亮点,以帮助学生把握中考作文的命题脉搏,深刻地领悟前文所讲的技法运用之妙,从而将同步训练与中考衔接。
作文难教,作文难写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,学生写作笔头咬碎。就是没啥可写,就是写不出来。
真的没啥可写吗?其实不然。认真分析一下,是打不开思路。症结就在头脑中的生活素材没有被有效激活,都处在思维灵感的冰层之下,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和其他同学帮助凿洞破冰,打开思维之门,放出源头活水,从生活素材中淘出写作素材,写作时就会文思泉涌了。由此看来,教师的示范和同学的示例就特别关键。
本丛书针对这种现象和特点,设计编写模式:先由教师就本次作文做“对症式”的抛砖(选材示例),然后有五个卡通学生跟进讨论(选材),从n多角度,神聊话题,充分展现他们对本次作文的选材想法,以具体、鲜活的素材示例,带动和启发同学们的选材思路,挖掘冰层之下的生活素材,从而解决没啥可写的问题。有了可写的素材,接下来才是怎么写的问题。
本丛书根据单元作文题目和要求,结合单元课文中最突出的写法,点拨本次作文写法,再提供相关手写“佳作欣赏”、名家名文、好句、好段、好开头、好结尾和同类例文,供学生模仿和借鉴。这样就把单元阅读和写作真正的联系起来,实现了教材作文训练的系统化和效益的最大化,夯实作文的写作基本功,为写好中考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中考作文不过是对平时作文素养和能力的一次检验,没有啥神秘的。其实平时的教材单元作文,都或多或少的与单元作文有联系,所以平时在做好单元作文的同时,还要把它与近三年中考作文题目进行对照分析,找出相关点、联系点,落实到写作之中。中考作文怎么要求写,平时作文就怎么练笔。中考时,考场作文就成了平时的一次写作训练,那时就会驾轻就熟,文思泉涌,一挥而就。
本丛书根据这种理念,设计了最后一个栏目“中考作文链接”分析本次作文与中考作文的联系,挖掘相关点、相似点,点拨本次作文中的哪些选材能直接或变通的用到中考作文之中,从而实现教材作文与中考作文的零距离对接,使学生在平时就按中考的方向练写教材作文,形成快速成文的素养和能力,确保中考作文时不害怕、不发蒙,做到应对沉着从容,倚马可待,脱颖而出。